5個案例,帶你了解精益生產的精髓 |
發布時間:2016/4/19 點擊:4946 次 |
有 一家生產復印機的工廠,他們的復印機里面有一個小風扇,這個小風扇非常重要,一旦裝反了,就會導致機械損壞。但由于是流水線作業,操作工在裝配時,由于疲 勞、遺忘等多種原因,可能會出錯。主管就要求操作工裝好后要進行檢查,用手摸一下,試下風向。但是每天生產數千臺復印機,操作工人可能就會產生錯覺,有 風?沒風?不開心了,走神了,還是會產生裝反的現象。 后來,就通過發掘員工潛能,在復印機旁邊裝一個小風車,如果裝配正確就會有風,風車會轉,因此只要風車會轉,裝配就是完好的,否則,就是錯誤的。這樣這家公司復印機的合格率就大大提高了。
某企業有一個開放式的大辦公室,有200人在一起辦公。由于管理不到位,經常發生辦公室的燈、空調沒有關的現象。最近,公司高層也知道了此事,指示行政部必須強化管理,盡快解決此問題。 一個公司通過努力也想出了好辦法:他們在公司的門上設計了一個卡通畫,只要一鎖門,就會有一個卡通畫跳出來,問“你關燈了嗎?”通過這種人性化的管理和提醒,忘記關燈和空調的現象終于杜絕了。
日本產品曾經是低劣產品的代名詞,美國人曾經看不起日本企業。但二十世紀頭十年,發生了9.11恐怖襲擊、全球金融危機,于是美國人也放下身段向日本人學習。 美 國西南航空學習日本豐田公司,推行精益生產。他們所有的機型就只有一種,就是737客機。這樣設備操作簡單化,機師維護簡單化,設備配件也簡單化,他們是 空姐負責飛機的清掃飛機衛生,這樣降低了成本,飛機的中轉時間也大大縮短了。另外,還有一個好處,就是這里的飛行員、機師、空姐等非常穩定,為什么?因這 他們就只熟悉737機型,到其他航空公司不好找工作。
在提倡TPM—工廠全面改善的過程中,小小的洗手間也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地方,可以創造出你意想不到的價值。 5、 廁紙浪費。一開始他們把紙放在洗手間便池隔間里,但是這樣用的很快。經過觀察他們發現,是許多員工浪費,甚至裝在自己口袋里帶走了。后來,他們就把紙放在 隔間外面,這樣由于洗手間人來人往,有了監督,大家就不好意思浪費,更不好意思私自帶走了。簡單做管理,需要大智慧。
有 一家日本公司,他們的總經理是一位65歲的老人,他是退休后又被公司返聘的。他說,留人的關鍵是真正愛員工,全神貫注地考慮員工需求,去滿足他們。他有一 個好習慣是每周陪員工工作2小時,了解他們的辛苦。我始終為一線員工說話,讓每一個弱勢群體感覺到有一個為他們撐腰的人。為了員工成長,他們身體力行,全 力付出。 同時要善待每一位離開的員工。讓他們想念、懷念這個曾經的家園! |
【返回】 【打印】 |